近幾年,以飛利浦為代表的外資醫療器械企業在華“深耕細作”的熱情絲毫不減。
日前,飛利浦宣布,在蘇州工廠的第一批本土研發生產的基礎醫療設備下線。飛利浦醫療保健大中華區總裁張文明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飛利浦全方位加強在華研發和生產力度的中國本土市場戰略正在深入實施。
事實上,外資醫療器械企業在華“深耕”的并非飛利浦一家。來自2012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的消息,西門子、GE等外資醫療器械企業均推出了針對基礎醫療的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日前,GE醫療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小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到2015年之前的3年時間內,我們會把中國本土的產能提高一倍,完全實現在華的產業鏈本土化。
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的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醫藥行業研究員李金英表示,中國醫療市場的不斷擴張,給醫療器械行業帶來了非常多的機會。在許多跨國巨頭公司看來,中國市場很獨特。從增長速度來看,中國是一個新興市場;從醫療器械需求來看,中國市場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市場,也就是說,跨國企業迅速擴張中國市場是由中國用戶對醫療器械產品的高品質、高可靠性、高服務水平的綜合要求來決定的。
在李金英看來,農村市場也成為了跨國公司試圖爭搶的潛力市場,跨國公司為鞏固和擴張其在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市場份額,正在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本地化研發等手段向中低端市場滲透深耕。